英国《金融时报》 米强 北京报道
肖钢是中国饱受指责的证券监管机构的掌门人,他是央行的“老兵”,曾在中国银行业改革中扮演关键角色。 现年57岁的肖钢在2003年离开中国央行,赴中国银行(BoC)任董事长,并在这一岗位上干了十年,其间中行完成了首次公开发行(IPO)。 在此期间,中国银行和其他国有银行从不良贷款比率高得吓人的困境机构,转变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在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撑。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数据显示,中国国有银行实际上控制着大约95%的中国银行业资产。 曾任高盛(Goldman Sachs)首席执行官和美国财政部长的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最近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整个世界都因此受益,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本应是(全球经济和金融的)榜样,然而,十年前 曾经失灵的中国商业银行却突然间成为了这一增长引擎。” 高盛的另一位前高管胡祖六(Fred Hu)在中行上市时与肖钢有过密切合作,他认为这位中国证监会主席是一位“非常聪明、勤奋和冷静的监管者”。 尽管从未在海外留过学,但肖钢决定在中行非常关键的国际路演上用英语演讲,在办公室待到很晚阅读英文版金融书籍,并从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彭博电视(Bloomberg TV)的节目中汲取信息。胡祖六回忆道:“他非常坚定,而且很有纪律性。” 但另一位与肖钢打过交道的人士称,作为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为首的新领导集体中的一员,肖钢在2013年3月到证监会后还是遇到了一些需要适应的地方。 除了突然发现自己从事了一份政治意味更为浓厚的工作以外,他还发现证监会远不如他刚刚离开的中行成熟——这一事实也许可以解释,为何证监会对中国股市暴跌的回应似乎不是特别冷静。 要求匿名的上述人士表示:“从中行这种具备中国特色和相当敏锐商业头脑的全球性银行到证监会,就像从一家非常棒的、精致的北京餐馆到了穷乡僻壤的馆子。 “肖钢明白市场,而且经验丰富,但现在他领导的机构的工作人员缺乏他所拥有的经验和优势,也不一定按照他看问题的方式去看问题。” 这位人士补充称:“他搞定事情和达成目标的手段与那些人根本不一样。这种情况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切实的挑战和难题。而且,他又处在一个非常政治化的岗位上,这太难了。” 与肖钢会过面的人还认为他是一个安静、低调而谦逊的人。 一位人士称:“他很谦逊,这让他在中国官员中显得很独特。许多官员认为中国处于世界的巅峰,但肖钢渴望向外国学习最佳实践。” 中共现在面临自上世纪90年代初首次开展资本市场改革以来最严重的市场危机,肖钢要想努力帮助中共安全走出这场危机,谦逊和全球最佳实践正是他极其需要的两样东西。 译者/何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