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遇罗锦:花喝红茶
日期:8/31/2015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无法保障人民生活无忧﹑甚至连买花都没钱都没心情的国家, 比如象今天如潮水般涌进西欧的穆斯林战乱国家, 好战者在本国自个儿呆着从来就不舒服, 什么好书也没有也看不下去,更不会反思,所以才把自己的国家炸了个唏哩哗啦﹑人人都无法生活。

  对鲜花最早的印象,当属三四岁时,自我家从徐州搬进了北 京水獭胡同12号的那座日本洋房, 姥姥在房前种了一片茉莉花。它不是茉莉花茶里那白色的﹑香气扑鼻的小朵茉莉花, 而是淡粉﹑淡黄﹑淡紫等好几种颜色,香味儿幽幽的﹑淡淡的,却极清馨。姥姥一有空闲,就去伺弄这片小花圃,她那弯腰浇水和松土的姿势,伴着旺盛的茉莉花的 清香,永远滋润进我的心田了。

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0830/128795_150830170551_1.jpg

19417月, 父母定婚合影。

  父亲与母亲离婚,去了他那银碗胡同的新家,母亲生下的最后一个孩子送了人(详见《一个大童话》)

  5051年的镇反肃反 5253年的三反五反 茉莉花没有了,小花圃被铲平﹑被遗忘了。

  那花圃象从来没有过似的。

  而日本人居住时种下的许多花树—— 合欢﹑紫藤萝﹑梨树﹑桃树﹑枣树﹑榆树﹑桑树﹑松树﹑柳树……也都因母亲立意要离开这二亩多地的荒园,与我们永别了。

  在东四北大街果局大院521”(几年后重新编门牌号为519)的小四合院里,作为房主的母亲,在院子里铺了小方格的新砖,在四角砌了花坛,她想种几棵花树。

  一出小胡同往右几步就是明星电影院,再走几步就是从早到晚人头涌动﹑热热闹闹的隆福寺街 街中心有个花店,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鲜花和果树苗, 留恋得不想离开那里。

  母亲买了棵海棠树,一棵珍珠梅,一棵紫丁香; 另一个花坛还空着, 是媬姆吕姨从通县老家带来几棵西蕃莲的老根, 她说春天一到就种上它。

  春天夏天,四个花坛的花树和鲜花开得令人兴奋:白中透粉﹑清气扑鼻的海棠花; 沁人心脾﹑阵阵飘来馨香的紫丁香; 似白云片片﹑默默不语的珍珠梅,还有那几棵窜得老高的骄艳欲滴的西蕃莲。

  反右以前,那是家里少有的安宁幸福时期!

  没有了父亲,母亲和我们似乎生活得更好: 母亲是副厂长﹑北京市工商联副主任﹑北京市人民代表﹑全国妇女代表。家里有姥姥和吕姨操持,她就象个大丈夫一样担当了全家的顶梁柱。小胡同里的邻居们,见到她都敬呼王先生

  母亲只喜欢去照相馆拍照片, 在家里自拍的却很少, 只有一两张拍下了四角花坛的盛开景象。

  最爱父亲的哥哥,费心费力地使父母又生活在一起。

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0830/128795_150830170701_1.jpg

  1955, 父母复婚后的一个星期天, 在北海公园九龙壁前。 母亲对新生活充满了希望。

  爸爸回归家来,家里又充满了烟雾。

  他不停地吸烟,甚至把客厅里几盆新买的菊花都熏死了。

  奇怪的是直到我出国之前, 在这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从未对父亲的抽烟不停表示过不满,连半句话也没有; 也从未想过去开开窗户或屋门来换换空气。 好象我们早都被烟雾熏傻了,熏得连一点反感都没有了, 或是早已习惯了;但也熏得我们谁也不抽烟﹑连烟卷都不碰一下了。

  在德国的这三十年,我和海曼都是从来不抽烟的人,又都怕闻烟味儿。所以就更让我奇怪:在国内时,对父亲的烟雾腾腾怎么从未反感过? 难道是母亲从未反感过,我们也就理所当然地不会反感?

  反右之前, 每次和父母﹑哥哥弟弟在中山公园的塘花坞里转悠赏花时, 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 也会对种花着迷的。更未想过:花的生命是与国家的政治和人的命运紧密连在一起的。

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0830/128795_150830170848_1.jpg

1961,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哥哥在北京红星人民公社为农业工人”, 我在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学习。

  政治运动一波接一波, 文革中所有的公园都被封, 中山公园的塘花坞只能在梦境里出现;无数家庭家破人亡。

  花店都成了资产阶级的东西,一个个都被红卫兵砸烂了。

  人们没有了鲜花的生活,也没有了鲜花的意识。

  直到80年代, 花店才开始复苏,城市开始了绿地美化。

  但反精神污染又来了。

  对于花的概念,还是到了德国之后。

  这里家家没有院墙,家家都在展示着自己的露天花园, 以此显示全家的幸福和骄傲。 大街小巷﹑无论在何处,就连红绿灯前也必有花圃。 由于德国天气不冷不热, 又常下小雨, 花朵都骄艳欲滴﹑绿叶碧翠﹑茂盛葱茏,凡路过者都禁不住欣赏它们, 却没人动它们一指头。

  整个德国是个没有墙的大花园。

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0830/128795_150830171108_1.jpg

到处是花坛。

  就连每个小城市的花店也有好几个。著名的连锁店尤其品种繁多, 价钱合理, 连穷人也买得起。在这没有政治运动的福利制国家, 几乎人人都对养花上了瘾﹑着了迷。没有院落的家庭, 哪怕阳台只有一二平米或四五平米,都可以很容易地让生活变得五彩缤纷。

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0830/128795_150830171207_1.jpg

阳台上的花。

  花,是人们最好的朋友。

  花能让你安静; 花绝对不会让你老想着你死我活; 花不会呼吁革命打倒”; 花只是教给你如何让生活变得更为美好。花还告诉你: 只要你精心照料它,摸准了它的脾性, 它一定给你相应的回报。

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0830/128795_150830171550_1.jpg

与花同乐。

  美国码头工人哲学家艾力克.霍菲(Eric Hoffer)在《人类境况反思》(Reflections on the Human Condition)一书里说: “美国的历史, 主要是被那些喜欢自个儿呆着的人们塑造的。 那些一个人自个儿呆着就活得不舒服的人, 在美国永远不会感到自在。这不仅是指那些养尊处优的富人, 也是指那些知识分子和长期贫困的穷人。

  其实, 不仅是在美国,西欧很多国家﹑任何能够保障国内人民生活无忧的发达国家, 都是如此啊。如果一个人没有基本的生活条件,他()怎么能独自坐得住呢? 他心里怎么能不恨呢? 他怎么能不老想着你死我活呢?

  无法保障人民生活无忧﹑甚至连买花都没钱都没心情的国家, 比如象今天如潮水般涌进西欧的穆斯林战乱国家, 好战者在本国自个儿呆着从来就不舒服, 什么好书也没有也看不下去,更不会反思,所以才把自己的国家炸了个唏哩哗啦﹑人人都无法生活﹑如今老百姓只有往外跑呀。

  西欧人担心的是: 他们会不会把西欧也炸成一片废墟呢?

  谁也无法预料。

  我只能说: 当他们有钱买花之后, 但愿花教给他们这一课: 自个儿呆着如何舒服; 如何让你不会火爆爆地老是想着你死我活。

  花不会保证人类百分之百地都会变好,那全看自己的心性了。

  花有灵性吗?有。有种似乎从来没有香味儿的花,对于会养它的人,不仅开得茂盛,还少有地放出淡甜的香气呢。

  花喝开水泡过的凉红茶水吗? 喝。很爱喝呢。

  花吃浸过水泡大的炒黄豆吗? 吃。把它和在土里, 连叶子都碧油油的, 花瓣花心都因营养而变得更好看。

  花喜欢有机BIO肥料吗?喜欢,但别有臭味儿,否则招苍蝇下蛆。

  花怕大晒吗? 怕暴风雨吗?

  你自己体会去吧。

  相信你乐在其中。

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50830/128795_150830171400_1.jpg

秋天的兰紫橙黄——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皆在花中。


相关新闻
江棋生:鸭绿江畔小隐记
王丹:从《野心时代》看中国(一)
杨光: 强人的弱点
张千帆: 良法 良治 良序
历史的启发:十字架革命能在中国发生吗?
不知:为什么人们怀念长者?
孔儒负能量封闭系统彻底禁锢了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