姘戜富鍏氬湪鏃朵唬骞垮満涓虹嫳涓帇鐐崇珷鍛煎枈鍗氬皵椤跨О鐗规湕鏅弽澶嶆棤甯稿拰鍗遍櫓璧电珛鍧氭毚闇插寳浜汉璐ㄥ浜ゅ簳鐗岋紵澹版彺娴峰姘戣繍鍏堥┍鐜嬬偝绔�鍔犲窞娌冨皵鐜涘彂鐢熸灙鍑绘鑷冲皯2浜烘鍗婄敓绻墷鍔夎尝鏂岀涓夋鍑虹崉涔濋緧鍗€閬婅鍙嶅皪鍦嬪畨娉� 璀﹂惖鑵曢幃澹�涓叡7鏈堣鎶撻粠鏅鸿嫳鍙婇粌涔嬮嫆寰锋儏鎶ュ眬鍓嶇嚎浜鸿鎸囧悜涓浗鎻愪緵鎯呮姤宕斿ぉ鍑垨娑夌瀵嗗湪缇庢嫑鍕熷崈浜鸿鍒掗棿璋�鐗规湕鏅缃茶鏀夸护淇濇姢绾康纰戠瓑鍙よ抗鑻涗緥鏃╁嚭鍙� 涓冧竴閬婅棣栨琚鐜嬬偝绔犲崥澹粖澶╁叆鐙辨弧18骞�璁哥珷娑︼細涔犺繎骞虫斂鏉冨凡鍐呭咖澶栧洶涓浗鍒椾负浜哄彛璐╄繍鏈€涓ラ噸鍥藉鍚嶅崟寰峰湅璀版渻鍓闀锋惌寤恒€屼腑鍦嬫⿱銆�娓浠ラ槻鐤箣鍚嶇姝竷涓€鍙嶅湅瀹夋硶閬婅
内蒙古假种子案两年久拖不决 农民损失上千万元
(假种子致种植户资金链断裂,农户无法及时播种,导致胡萝卜成熟太晚,最后只能留在地里。新华社) 新华网3月21日消息,花了100多万元买的假种子致1600余亩土地经济损失上千万元,犯罪嫌疑人也抓了,但损失的种植户却被告之过了收获季节,较难估价。多级倒卖,层层剥皮。非法经营种子的几方都赚钱了,如今出了事,却无人为之买单。 一桩事实清楚、责任者明确的假种子案件为何久拖不决?非法种子的背后,映射出怎样的混乱和无奈?北方春耕在即,记者深入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正蓝旗等地,还原这起恶劣坑农事件的真相。“问题种子”致1600余亩土地损失上千万元 “这种子可坑死人了,那些奸商太可恶了!”记者在多伦县大北沟镇白音坤兑村见到刘德明时,这位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犯愁,“出事到现在已经一年半了,你说啥时候能给个说法呢?”他眼中充满了无奈。 刘德明的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底。当时,胡萝卜产业已在当地迅速崛起,每亩最高产值达1.2万元。看这产业挣钱,乡亲们出钱、出地、出 人,跟着刘德明在地里起早贪黑忙活一夏天。然而秋后一算账,却赔了120多万元。“这些胡萝卜外形难看,产量极低,根本没人愿意要。”村民卢金义说。 赔个底朝天的远远不止德明合作社一家,提供种子的内蒙古正蓝旗金丰蔬菜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光说,栽种这批种子的1625亩土地均出现白音坤兑村的情况。“这些种子花了106万元,土地成本投入总计700多万元,累计经济损失上千万元。”李光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金丰公司的主营业务正是胡萝卜种植及销售,在业内小有名气。那么,这样一家经验丰富的胡萝卜种植企业,为何会给农户送来“问题种 子”呢?“我们种植多年的‘红誉6号’此前并未出现这样的问题,除非种子是假的。”金丰蔬菜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李利民说。 2014年11月,该企业向内蒙古正蓝旗公安局报案。通过DNA比对和多方调查,警方认定,这批种子的生产商为法国威马蔬菜种子公司,在中国的经 销商为大连米可多国际种苗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同属于法国最大的种业集团——利马格兰集团。刘德明他们拿到的种子虽然与“红誉6号”均为同一企业生产,但 成品率与产量却有极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