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即时新闻
仕场经济破坏市场经济
日期:2/26/2004 来源:网络 作者:沈峰

催生“红顶商人”:“仕场经济”破坏市场经济

沈峰


政府官员办企业,被民间形象地称为“红顶商人”。今年8月,中纪委曾对“红顶商人”亮起红灯,然而,时隔不久,“红顶商人”又“名副其实”的冒了出来。

据报道,近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发布了有关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新决定。其中一项举措就是“政府官员离岗到民企,三年照拿工资”。这里的“政府官员”包括“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一消息的发布距8月底中纪委对安徽“红顶商人”的调查不过短短3个月的时间。而当时恰恰是这一迟迟公布的《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的真正发文时间(《天府早报》11月15日报道)。对于这种催生“红顶商人”的做法,实在令人难以苟同。

“红顶商人”,自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一直是社会上抨击的对象。因为,所谓“官商”,就意味着一种“权力经济”,直接破坏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公正和公平。中央明令禁止国家公务员经商、办企业以及参与其他营利性经营活动。让机关干部下海经商,这显然与有关精神相悖。对于这一点,安徽省《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文件原文说“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省内领办民营企业,在3年离岗期间,保留原身份不变,并参加正常的工资晋级,基本工资和工资性补贴仍由原单位发放”,同时“党政机关接近退休年龄愿意从事民营经济的,可参照机构改革分流人员的有关政策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然而,3年里一面做生意,被人“老板、老板”地喊着;一面又是国家公务员的待遇,一身而二任,安徽省如此做法,真有点令人难以理解。

由于离岗期间这些干部的职位、身份、待遇三不变,本身就没有危机感。同时,干部带着职权官衔进入市场,最直接最有效最省劲的还是利用权力影响搞经营。而头戴“乌纱帽”的官员与无权无势的普通百姓开发或经营同一种商品,即使口头上说一千遍“平等竞争”,又有谁相信呢?君不见,那些已经下台的官员,当起“官商”、“官倒”来都能余威尚在,仍“官袍”加身、头戴“乌纱”的官人经商,哪个职能部门不让他三分?到哪个熟悉的单位和部门推销商品谁能不给面子?这还不包括那些政府为了鼓励干部“下海”而制定的诸多优惠政策等。让负重徒步的百姓与驾着轿车的官员比赛,谁优谁劣还不是一目了然?

早就有经济学家指出:“发展私营经济需要公正,这是私营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规律。所谓公正,关键是要保障每一位投资者都必须在市场竞争中享有平等的竞争地位。通常,人们从‘起点的公正’和‘过程的公正’两个方面来强调公正的意义。”因此,国家公务员兼职做私营老板,无论是“起点”还是“过程”,都无公正可言。应当强调的是,无论动机和出发点如何,地方人事催生“官商”,让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的想法,都违背了经济规律。说发挥党政机关的人才智力优势,培养一支“懂经济、会管理的干部队伍”,我认为更是南辕北辙。

笔者认为,催生“红顶商人”,这种“仕场经济”实则是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经济秩序。让“干部起带头作用”,人民群众是欢迎的,然而,我们还应深刻领会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干部带头面对困难和挑战,而不是在附加的种种优惠条件之下;否则,带头致富尚未做到,市场规则已遭破坏,这“得”与“失”谁能衡量?


相关新闻
短期经济成绩非长远发展之计
必须重新认识国有资产代表权问题
为民营资本无罪辩护
经济自由 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
这些民营企业家的原罪该不该追究
林思云: 不能原谅的原罪
资本家原罪 追究还是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