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吉林大学教授赵雨给《蹉跎坡旧事》写的书评叫《20世纪的古礼:生死蹉跎坡》,这位专门从事文学评论研究的教授选择从死亡的角度来解读这本书。本书的责编十年砍柴对我感叹,说这篇是一个奇诡的角度,异于所有的书评。
赵雨写道:“从大地坪到蹉跎坡,苦难以各种形态反复出现,贯穿作者的一生。其中,死亡无疑是笼罩着全书的主题之一,作者以坦诚、平和、有情有义的态度描述他亲身见证的一次次死亡,从开篇生身父母相继早亡,到狱中听闻祖父和幼女亡故的摧心悲痛,从岳母投水的突然与无奈,到送别祖母时的庄敬和妥帖,还有‘同案犯’们先后辞世的遗憾与不甘,无不是如作者所言的‘以朴示人’,却宣示着一种不肯放弃、不肯示弱的坚强。”
父亲的一生几乎就是与死亡在打交道。出生不久即生母病故。二十余岁在狱中时祖父病逝,女儿夭亡。待到出狱后和母亲再组家庭后,未几即我外婆成为天口崖下的冤魂。
童年随大人逃难途中,闻孤老沈省见被日寇杀害,病夫沈奇珍床头蒙难,挑夫沈夫见被掳走死于异乡。父亲稍大,又目睹地方游击队刑求无辜路人至死。上小学时适逢镇反,比邻而囚的校长喻民生和乡长陈鸣凤共系一绳自缢,次日被发现后又被各补一枪。到土改时,又亲眼见授业恩师潘魁吾和地主继赖皮相继被枪毙于网江河滩上。
及至长成,邻里之中有用菜刀抹脖子的德保长丈夫,有被逼自刎的邻居老闺女。修水库时,有死在溢洪道中的工友。责任制后,有半夜死在塌方的挖金隧洞中的青年。
最为惨烈的死亡,出现在1949年后的政治运动中。
书中记叙了在反右时亲眼目睹投开水锅自杀的同事喻学甫,其状惨绝人寰。五十多年后,父亲街头相逢喻氏兄弟,聊起此事犹眼圈泛红。
书中未提到的死亡,是在看守所里的自杀。父亲回忆,曾目睹正在吃饭的犯人,为求速死,突然用筷子插入鼻孔,把头使劲往饭桌上一磕,让竹筷深入脑部求死。
这两种自杀的方式,应该是所有方法里最为痛苦的死法。这又是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压力,让人生不如死,死也宁愿选择如此惨烈的路径?
父亲书里书外记载的诸多死亡意象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但第一次真实地面对这个意象,则是1997年夏天曾祖母辞世。
送葬的队伍横穿过曾祖母生活了近百年的太和塅,转而逶迤上山,我手扶灵柩,亲手将老人家推入墓道,方觉时空与生命自此交叉而过,永不折回。曾祖母自此再不能睁开眼睛来看一眼她生于斯长于斯的河山土地,始觉“音容顿杳”与“天人永隔”这八个字的真实迫人,心中大悲恸袭来。
2013年12月,写完这篇书评不到两个月的赵雨教授猝然辞世,年仅三十九岁。这像是一语成谶,又像是冥冥中宿命式的巧合。
死亡这个意象,只有落在自己至亲至近之人的身上,才会觉出它的真实与残酷。
七、“自挽”和“生挽”
此书中,与葬礼直接相关的部分,《挽歌与夜歌》之外,是全书中多处提到的父亲所撰写的挽联。
地方的红白喜事中,父亲作为文化人必会去帮忙。撰联即是重要内容。父亲所撰诸联中,挽联难度最大,也与逝者之具体特征联系最为紧密,是为地方流传甚广。
其中,最工稳和贴切的,是挽地道农民兼老牌砖匠外号“松霸王”的沈松柏。其联曰:
亦工亦农家声正
此新闻共有7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