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陈向阳:中国道路(1)- 世界第一谜
日期:5/20/2015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胡平按语 :








极权专制政府没有经济危机,只有政治危机,如北朝鲜,不满现状者跑光了,剩下的就是顺民。恐怕中国也八九不离十,现在官二,三代,富二,三代都在跑,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仅仅在一年左右,澳洲雪梨的房价翻一番了。据了解,买主几乎都是来自中国,甚至五十多个买主在抢一套房子,如同陆客进了台湾商场什么都在抢买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在台湾敢于吵架,却在澳洲不敢吵架,至少当下不敢。不管如何,有谋略的都跑光了,有侠胆的被镇压了,剩下的就是顺民。大家说呢?

https://ssl.gstatic.com/ui/v1/icons/mail/images/cleardot.gif



 

陈向阳:中国道路(2- -政治优势?

 

发表于 2015 05 17   陈向阳

 

为什么中国三十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一些中国官员和学者宣称,首要因素是政治制度的优势。如果这是真的,对西方世界有些不妙。

就在二十多年前,苏联解体,共产主义阵营土崩瓦解。西方世界胜利空前,环视天下已无敌手。最自信的西方学者说,历史结束了,因为已经看到了结局:万川归海,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国家和民族,或已经、或正在、或将要走上西方的发展道路。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价值观念将要统一了,统一在西方模式下。全球化看来就是全球西方化

第一个挑战西方自信的是911。尽管造成了巨大伤害,但在战略层面,能量有限的恐怖分子对于西方世界仍是蚍蜉撼树,不足惧。

然而,一直放低身段、韬光养晦的中国突然站了起来。西方这才发现:在原以为走不通的路上,中国已经走出了很远。已经自信到不再先做不说,而打出了中国道路的大旗。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仍然保持着某种专制制度的国家特别被中国道路吸引。

国家之间,政治制度之间,不同价值观念或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最终都要归结到经济竞争。如果中国成为经济竞争的胜者,对于西方道路意味着什么?西方不能不忧虑。

也许不必忧虑。中国的经济已经困难重重,也许真要崩溃了。也许不崩溃,但是大减速,成为不了最终的胜者。也许中国不得不改革再改革。最终归并到西方道路里来。看上去,中国道路原本也不是180度的背道而驰,也许只是抄了一段近路而已。

可是,说到中国的未来总离不开也许,因为未来的中国是个全世界,包括中国人自己都猜不准的大迷。这里不想猜谜,而是看一看中国的过去之谜,为什么能在被认为无路可行的方向上走出那么远,还那么快。若能解开这个谜,多少也能看出中国的未来。

中国的过去之谜可以分解为许多小一些的题目。其中之一就是:对于经济发展,中国的专制制度比较西方的民主制度是否更具优势?

此处的重点不是道德评判,也没必要,早已有定论。比如,中国的一些巨型工程动不动就搬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口。这造成了巨大痛苦,很多搬迁者并不情愿,只是无奈服从。他们面对的不仅有各种手段的动员,甚至有暴力拆迁。中国近年来大部分的上访和群体事件都和强迫拆迁有关。但是另一方面,中国能够拆迁百万人口,西方国家却做不到。就是说,中国在经济建设中相对西方有更多的行动自由,这确实可以算作一种优势。此处道德层面的高下是明摆着的,暂且放到一边,只看中国专制体制在经济方面是否有优势。

中国政府有超常规行事的能力,说白了就是可以违法行事违宪行事。比如说,建立经济特区是中国学者们津津乐道的改革成功经验。但凭什么圈起一片地,里面就实行不同的法规?就得到其他地区没有的资金补贴和政策优惠?还有,宪法说了,中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你怎么就一步一步发展起了资本主义私有制?这种违法违宪的事在西方根本行不通。而在中国,只要权力核心的几个人、几十个人作了决定就能干。没有什么法律壁垒,没有议会之类的权力制约

超常规行事的能力显然与中国经济上的成就相关。笼统地说,整个改革开放都得益于超常规行事。邓小平一个不争论就把反对派推倒了一边,先干起来再说。如果必须先扫清法律和宪法的障碍,一切都名正言顺了再行动,中国的经济改革还不知要等到哪年哪月。

往细处说则有无数实例。比如当年国有企业脱困的招数之一是发股上市,拿老百姓手里的钱给国企输血。但许多国企亏损累累,银行也坏帐很多,根本不合上市条件,怎么办?结果来了个剥离坏账”“剥离亏损,国家把坏账和亏损兜起来,于是那些国企光鲜上市了,滚滚金钱流进,解了困,度过了难关。这样的事,在西方国家可能么?

还有所谓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很超常规。当全国还普遍贫穷时,政府就能长远布局,开展基建大项目,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还把一个小村庄神速地建成现代化大城市(深圳),这对其他地区显然太不公平,在西方国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不要裤子,也要原子的事在西方行不通。西方国家的当权者只能决定自己要不要裤子,无权干涉老百姓的裤子。但中国的当权者却可以把老百姓的裤子钱集中起来办大事。

有读者早就憋不住了:什么超常规行事?不就是独断专权,无法无天么?毛泽东当年不就超常规地发动了文革,搞了大跃进?确实如此。暂且不谈这个,还接着看专制体制是否有经济优势。

在专制体制下,为了经济发展,可以牺牲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人。除了前面提到的大工程使成千上万人被迫搬迁,还有许多实例。比如国企改制取得了活力,但下岗职工被牺牲了。农民工的各种福利、社会保障、甚至健康和生命被牺牲,换来了许多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更有各地普遍牺牲环境取得快速发展。这些在西方国家都行不通,凭什么要一部分人牺牲呀?一打官司,政府准输。新闻里有:在西方国家,想建个垃圾场,建个机场(有噪音),建个监狱,却找不到地方。居民和地方政府不同意,上级政府就没辙。

还有:专制体制可以快速决策,快速反应。相比之下,民主国家的决策有时很拖拉。比如在澳洲,修高速铁路的事至少十几年前就开始讨论了,经济学家,环保组织,各级政府讨论来讨论去,到现在也定不下来。中国那边却说干就干,已经一万多公里,又在打造全国高铁网了。

有人会说,慢的你怎么不说呀?审批个项目到处跑,要盖一百多个公章的事中国也不少啊。再说,几个人脑袋一热就作决断,也许快了,但违背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的可能性大增,很可能犯大错。确实如此,也暂且压下,接着看。

专制下的中国政局相当稳定。而且最高权力核心持续的时间长,有利于进行经济的长远规划和布局。西方一些国家政府的轮换过于频繁,不利于作长远规划。尤其西方的政党为了上台会竞相作出各种许诺,过多地增加眼前的社会福利,以至限制了更长远的发展。

专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力非常大。负面作用当然不小,但也有正面作用,比如以国家信用为银行和国企担保,以至他们的融资成本非常低,也极少发生银行倒闭和挤兑的事件。

也许还可以列出更多的优势

不过,几乎所有这些优势都可以打上一个大问号。因为它们有利于经济发展并非必然,在本质上只是一种双向的可能性,双刃剑。比如,超常规行事可以行损害经济之事,牺牲一部分人可以是只为自己和特权阶层牟利,迅速决策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上面所说的专制体制的特点既可能有利于经济,也可能伤害经济,造成灾难。只有从上到下决策正确、行动正确(这里的正确仅从经济层面判断),所谓优势才是优势。不然的话,不仅不是优势,还是劣势。

在毛泽东时代的前三十年里,所谓政治优势虽然有时也表现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面,但更突出地表现了它的劣势。文革、大跃进、大饥荒都发生在那时。

说到这里,原来那个问题:中国专制体制对于发展经济是否具有优势,已经应当改变,变成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后三十年里,双刃剑的负面作用受到了限制,而正面作用突出了?

说详细点:

1 后三十年里,依然在专制体制下,为什么没有发生由政治层面导致的重大经济灾难,诸如前三十年的文革和大跃进?

2 专制体制也是僵化低效的代名词,政府主导和干预经济早已被认为有巨大负面作用,专制体制更缺少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法制条件,为什么这些却没能阻挡中国经济这三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

显然这问题决不简单。许多人给出过多种解释。简短地说,几乎所有解释都包含了中国政治在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巨大区别。虽然一党专制依然一脉相承,但在许多具体方面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甚至可以说,后三十年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实体,从指导思想到行政实践,从领导核心到各级干部,不仅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与毛泽东时代也极为不同。这恐怕就是问题的关键。

下面就来看看这个全新的政治实体

(未完待续)

https://ssl.gstatic.com/ui/v1/icons/mail/images/cleardot.gif



相关新闻
中国通过新华社拉动股市上涨,政府成大赢家
许知远专访蒂莫西:华沙、开罗与北京
中国楼市上涨与下跌
李彬:理想死灭的一代
资中筠和章诒和对话大陆社会的现状和未来
民国如何处理警察枪杀平民案
被遗弃的子宫 被践踏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