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文革中高干子弟与北岛打赌:看将来是谁的天下?
日期:6/25/2015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文革中高干子弟与北岛打赌:看将来是谁的天下?


    
    1965年,当北岛迈进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北京四中校门时,才发现这里并不是天堂。除了繁重的学业外,每天被骑进学校的高级进口自行车,飘荡在耳边 的高层小道消息,以及每周末只有高干子弟有资格参加的会议,都让他感到莫名的自卑和压抑。而在同时,所有人的衣着却又都很统一和朴素,甚至朴素到了可疑的 地步,显得很平等。这让北岛感觉很不对劲:显然有什么东西被刻意掩盖了,正如处于潜伏期的传染病,随时会爆发出来。
    
    直到文革的某天,北岛走进教室,忽然大吃一惊:高干同学们已经摇身一变,披上了簇新的绿军装,甚至呢制的将校制服,脚蹬大皮靴,腰扎宽皮带,手臂 上的红卫兵袖标红得耀眼。红色贵族们的这身华服,瞬间将自己与其他同学截然区分开来。这时北岛才恍然大悟,之前自己的压抑,原来就是来自这种隐而未发的优 越感——终于,它卸去朴素优雅的伪装,露出狰狞面貌。
    
    《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是18位亲历了文革的四中学生的回忆录。由于书中大部分作者都属于寒门子弟,所以文革前严重的 社会不平等是他们的共同记忆。比如在王祖锷看来,当时阶级路线被贯彻得越来越严格,无论是上学、参军还是工作,都要看出身,家庭背景不好的人处处受限,根 红苗正的人则享有很多便利,人与人的不平等到了如此地步,有些人还是不满足。赵京兴则说得更大胆直白:按照教科书和老师的讲法,社会主义社会是个美 好的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事实并非如此。
    
    用不平等、压迫等常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的词来描述社会主义社会,这乍看起来很令人惊讶。但正如卡尔·波普(Karl Popper)所说,即使在共产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后,马克思预言的无阶级的社会也不会出现,因为就在推翻旧政权的那一刻,手握权力的人很快便会组 成一个新的贵族或官僚阶级,并成为这个新社会的新统治者。他们会极力掩饰这一点,而最好方式莫过于保留并利用原有的革命意识形态,充分利用它,一方 面,使这些新统治者的权力合法化,并不断得到加强;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精神鸦片来麻痹无知的民众。
    
    高干子弟和寒门子弟之间的利益冲突,才是产生全国性红卫兵运动的社会基础,文革也是当时社会矛盾的总爆发。建国后,一连串的政治运动只打击了 旧社会的统治阶级,红色贵族的权力则乘机无限膨胀。统治者虽然换了,但统治结构却没改变——就像中国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后出现的情况。不知不觉间,人民内部 已经形成了四个阶级。四中学生就是当时社会结构的缩影:高干子弟的地位最高,工农兵和普通干部子弟次之,知识分子的后代再次。黑五类子女则早已沦为贱 民,绝对进不了四中。
    
    文革开始后,高干、工农兵、知识分子二代都组成了各自的红卫兵组织,分别称为老兵派四四派四三派。虽然这三派红卫兵都使用相同的 革命话语,一眼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区别,但只要从他们的具体行为和立场来分析,就能看出这三派红卫兵其实有着各自明确且迥异的政治诉求。
    
    “老兵派又被称为第一代红卫兵,顾名思义,他们是率先投入文革浪潮的。由于能通过家庭在第一时间了解高层政治动向,他们可以先发制人。文革 初期是老兵派的天下,他们提出了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著名口号,并由刘辉宣谱写成《红卫兵战歌》,迅速传遍大江南北。随后的3个多月 时间里,全国围绕着血统论出身论爆发了激烈的争论。虽然当时所有社会资源都已经向红色贵族们倾斜,但他们还是不满足,担心狗崽子们要翻天 所以,他们要利用文革,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对于这个意图,四三派四四派的寒门子弟是心知肚明的,但他们暂时敢怒而不敢言。
    
    “老兵派的行动紧锣密鼓。6月初得到毛泽东有意废除高考的内部消息后,北京四中和北京女一的十几位高干子弟立即起草了废除现行高考制度倡议 书。此倡议书由刘源提交给时任国家主席的父亲刘少奇,并随即见报。这份倡议书称,高考制度基本上没有跳出资产阶级考试制度的框框,不利于贯彻执行党中央 和毛主席提出来的教育方针。但其实老兵派更隐秘的动机是借由废除高考,彻底堵塞寒门子弟向上流动的渠道,建立某种社会主义门阀制,让红色贵族们 世代掌权。
    
    但是,风光了几个月后,毛泽东在85号忽然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将矛头直接指向刘少奇和整个官僚阶层,并随后解散工作组,却 使得老兵派的形势急转直下。我们至今无法确定,毛泽东的这一举动,究竟是缘于对官僚阶层的不满,还是为了打击政治异己,攫取更多个人权力,或者仅仅是 出于一种革命理想主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此举为之前被压抑很久的四三派四四派,即第二代红卫兵的横空出世扫清了障碍。尤其是8 18日受到毛泽东亲自接见后,四三派四四派红卫兵更是强烈地感觉到,毛主席是支持他们的。他们因此陷入领袖崇拜的迷醉中无法自拔,并在随后肆意倾泻我们无情的暴力,直至掀翻天地。
    
    “四三派四四派(寒门子弟)的政治诉求与老兵派(高干子弟)针锋相对。前者要求的是打碎特权阶层,剥夺红色贵族的权力,实行财 产和权力的再分配。遇罗克的《出身论》是第二代红卫兵的政治纲领。在他们看来,刘少奇是支持血统论的,代表官僚阶级的利益;而毛泽东则是支持出身论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他们强烈要求打倒刘少奇。作为精神领袖,遇罗克始终对毛泽东抱着很复杂的感情。但是在血统论横行太久的 情况下,除了支持毛外,实在是没有其他选择。在遭逮捕并被处决前,遇罗克还将一封长信交给牟志京保管,在今后情势允许时,交给毛泽东
    
    总体来说,在所有的红卫兵派别中,老兵派是相对来说是最理智,破坏性也是最小的。暴力毕竟只是他们用来显示自己革命性的手段而已,对 于这个迟早会从父辈那里继承过来的江山,何必要将其打得千疮百孔呢?老兵派希望的是文革不要持续太久,达到目的即可,见好就收。但四三派”“四四 中的很多人则纯粹是为了发泄对社会的不满而投身文革,是为暴力而暴力。在著名红八月里,他们走上街头集体狂欢,一时血雨腥风。本着凡是敌人支持 的我们就要反对的原则,四三派四四派由一开始反对老兵派,反对官僚阶级,进而发展到反对社会的一切秩序,无论它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
    
    这种破坏一切社会秩序的狂热被黑格尔(G. W. F. Hegel)称为否定的意志,这种意志只有在破坏某种东西的时候,才感觉到它自己的存在。通过无止境的破坏,他们暂时获得了一种空虚的自由。 种意志以为自己是希求某种肯定的状态,例如普遍的平等,但是事实上它并不希望这种状态成为肯定的现实,因为这种现实会马上带来某种秩序。他们担心一旦文 革结束,旧有的金字塔形等级制便会死灰复燃。他们渴望的其实是真正的社会平等,但这观念实现的只能是破坏性的怒涛
    
    单从力量对比上看,寒门子弟人数远远胜过高干子弟,所以前者能在短时间内扭转局势。但权力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奥尔森(Mancur Olson)就曾指出:比起大集团来,小集团能够更好地增进其共同利益。文革初期的老兵派由于人数少,容易统一行动,所以局势始终在可控制的范围 内;但四四派四三派则由于人数众多,在短暂的一致对外后,便无法统一行动,反而分裂为很多小派别,为争权夺利而开始倒戈相向,武斗浪潮随之席卷 全国。
    
    发展到最后,红卫兵运动渐渐脱离了追求平等的初衷,只剩下野蛮的权力斗争。有的人始终一往无前,最终碰得头破血流,甚至肉体湮灭。有的则被现实的 血腥和残酷所深深震撼,开始阅读各种书籍,并痛苦地思索这场运动的意义。毛泽东也意识到不能再这么下去,于是便提倡上山下乡,把红卫兵分散到农村的广阔 天地中,借此稀释其破坏力。于是1968年,一批批的红卫兵带着困惑和失落,经火车站离开一片狼藉的北京城。他们完全没意识到,远方荒凉且贫瘠的农村将 成为他们的炼狱。
    
    四三派四四派红卫兵看来,文革中的他们是为争取平等而斗争,若非他们挺身而出,中国早就建立起严密的金字塔形等级制了。而在 兵派看来,他们在文革中始终代表着一股稳定的理性的力量。他们在红八月局势失控时组织西纠,通过一系列行动试图阻止流血事件的蔓延。随后更是成 立了联动,公开反对中央文革,甚至还要打倒江青,并彻底批判毛主席的错误路线!这难道不是有反文革的正面含义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方 都能从自己的角度来为自己辩护,这是文革以后,很少会有红卫兵进行主动反思的根本原因。
    
    而在上山下乡运动中红卫兵(知青)所受的种种磨难和不公待遇,则使他们转而认为自己才是文革中真正的受侮辱与损害的人,由于这苦难,之前犯下的罪 恶似乎都可以一笔勾销,受害者加害者的身份也在不知不觉间被完全颠倒过来——这是永恒的规律:比起加害行为来,人类更容易记住的是受害体验。
    
    也许文革的唯一贡献,就是让大部分人看清楚:国家社会主义不但不会带来物质财富,甚至连其最引以为傲的人人平等,也不过是张空头支票。变革与 开放的力量正是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开始抬头。但有些问题似乎永远难以解决:1968四三派四四派斗得血肉横飞时,一个已失势的老兵派同学依 然无比高傲。他极为自信地跟北岛打赌二十年后见高低,并称你们有笔杆子,我们有枪杆子,看将来是谁的天下?
    
    尹敏志,经济观察网,原标题:《红卫兵运动的起源》
    
    来源:经济观察网


相关新闻
公孙平: 毛、鄧、習父預言習近平結局(下)
呼吁社会关注民主党人宁先华受当局迫害
梁国雄:有人亿元收买 张晓明:荒唐可笑
“辛亥火炬”引领我们走向新共和!
梁丽帼挑战人大决定的司法覆核遭否决
三代人的西藏佛缘——我心目中的达赖喇嘛
“毛岸英转战千里直至攻克柏林”完全谬误